本文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#百家故事#中,读百家故事,品百味人生。
01
妈妈最近经常跟我叹气,说:陈姨活得太幸苦!
陈姨是我家邻居,有个女儿,因为不爱读书,高中还没读完就辍学了。
辍学后,陈姨托人给她找了个图书馆的工作,但没干1个月就觉得辛苦,辞职回家再也不愿去上班。
陈姨和陈叔,因为老来得子,又想着是个女娃,迟早都要嫁人,也就不再多说什么。
就这样过了3年,女儿在家啥事都不做。都20岁的人了,连内裤都是陈姨给她洗。
后来,陈姨的远方亲戚给她女儿说了门亲事,问陈姨有没有什么要求。
陈姨想了想说,我家也不图他家彩礼,就一个要求:别让我女儿干活。
男方想着能省下几十万彩礼,平时自己也和父母住一起,媳妇不愿干活也就算了。
谁知,女儿嫁过去后很快就有了女儿,婆家重男轻女,想让女儿再生一个儿子。
但女儿觉得辛苦,不愿再生,两家人的矛盾就开始愈发激烈。
婆婆一气之下,什么家务事都不管了,搬回了自己家。
陈姨护女心切,把女儿接回了自己家,好吃好喝的照顾着。
又这样过了两三年,眼看孙女都要上幼儿园了,女儿还住在家里不肯走,也没有出去上班的意思。
女婿除了一星期来看一次女儿外,也没有接她们回家的意思。
陈姨每天的生活,就是照顾老公、服侍女儿、接送孙女,不到半年时间,整个人瘦了一圈。
前不久,陈叔因为工作原因,要外派去外地,陈姨只好跟着去,老家的房子就留给女儿和孙女住。
陈姨这一走,怕女儿和孙女饿着,还特地给她们请了个保姆。还是不放心,隔三岔五就要跑回来看看。
每次我妈见到她,60多岁的老人,不是在回家的路上,就是在去陈叔单位的路上。
作家武志红曾在《巨婴国》里写道:
“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,没有超过1岁,还停留在口欲期。”
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,在城市里,我国有65%以上的家庭存在“老养小”现象。
有30%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。
知名华人作家刘墉曾感叹道:“今天有多少孩子,既要美国的自由,又要中国的宠爱;结果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,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。”
有太多的中国式巨婴,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,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。
02
“巨婴”是什么?
十多年前,他们有个形象的名字叫啃老族。
他们虽然生理年龄已经成年,但心理年龄仍似个婴儿,把啃老认为是理所当然,心安理得的拒绝长大。
只要稍有不顺,就会做出过激的行为。
不久前,上海街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。

一个男子从背后抱起一个老太,不停地摇晃。
老太试图挣扎,男子却加大了力度,使劲把她按倒在地。
瘦弱的老太被晃得站不稳,差点一个踉跄摔倒。
她疲惫地坐在露台上,一旁的男子越发来劲:
先是脱下上衣往她头上猛砸了一下,然后再托着她的衣领开始拖拽。

几位保安见状过来阻止,但男子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,还拿过别人的扫把,殴打老太。
到底是要有多大的仇才让男子对一个老人下如此重手?
事后调查得知,这个老太居然是男子的亲手母亲。
当天男子让母亲拿2万元给他还信用卡债,母亲说自己没钱,男子就让母亲去亲戚家借,母亲不同意,他就直接动了手。
这一幕,看得人心酸又毛骨悚然。
而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。
曾在一个公号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。

一位75岁的农村老人,说要控诉儿子。
在几张皱巴巴的纸上,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儿子的恶行。
他有一个独生子,从小娇生惯养。长大后为了要钱,经常毒打父亲。
有次,儿子打断了他的左胳膊,老人还是不敢张扬,对人说是不小心从楼梯摔下来的。
后来儿子为了要钱娶媳妇,更是变本加厉地毒打老人。老人还被打伤过胯骨,只能从地里爬回家,从那以后,就成了瘸子。
这样还不够,儿子甚至扬言迟早要把他打死,让他早点自杀。
有年大年初三,儿子突然暴怒,砸坏了家里的锅,打碎房间玻璃,把老人打得血流了一地,染红了大衣,直到第二天早上,才颤颤巍巍爬了起来。
为了给儿子说上媳妇,他忍了。
为了给儿子说上媳妇,他曾想去南京大桥跳江自杀,因钱不够,又折返了回来。
为了给儿子说媳妇,他一忍再忍......
甚至,为了给儿子说媳妇,他写了满满几大篇的控诉信,都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。
他最后只是在信的末尾,写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:
“苦劝独生子的父母不要学我,教子无方,赶快猛醒,不要再娇惯独生儿子啦。可怕天下父母心。奉劝年青人也要对老人好一点。”
看完真的觉得不寒而栗。
这种巨婴,被称为吸血式啃老族,他们要钱,还要榨干父母的一切。
总是一味向父母索取,永远以自我为中心,丝毫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。
他们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,只要有一点不如意,就会像没断奶的婴儿一样撒泼、哭闹,甚至殴打自己的亲生父母。
他们没有独立能力,喜欢坐享其成,喜欢一味索取,最后成为不折不扣的白眼狼。

03
而在他们背后,是许许多多像陈姨这样的“中国式父母”。
没有底线,不讲原则地宠着、宠着、宠着,就够了。
毕竟,他们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过来的。
前段时间,有个新闻上了热搜。

一个31岁的佛山男子,因使用假驾照被罚款5000元和拘留15天。
急急忙忙赶来的父母,不是责备自己的孩子,而是情绪激动的质问交警:
“你们太过分了!他还是个孩子,才31岁!为什么罚那么重?”
在他父母眼里,已过而立之年的儿子,居然还是个孩子。
荒唐又可笑。
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迪士尼男孩摸臀视频,至今让我无法释怀。

起因是在剧院散场时,后面一个8岁小男孩碰到了前面女孩的臀部,被说了几句。
结果男孩的妈妈就开始不依不饶地当着儿子的面,对女孩进行殴打与辱骂。
“你他X有妄想症吧!”“长这个X样,还摸你屁股啊!”“碰到了就碰到了,你叫喊啥?”“你没被摸过屁股啊!”
这些过激的言语既是一个母亲在公众场合说出来的。
按理说,不管是不是故意,但碰到了别人的敏感部位,作为母亲不但不教儿子道歉,还当着儿子的面理直气壮的撒泼耍混。
每一个中国式巨婴的背后,都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。
2016年,西安一小男孩在上学的路上,因为无聊,一口气划伤了9辆豪车,结果赔偿了几十万。
原因是,经常划爸爸的车,从来没有被阻止过,于是胆子越来越大。
2017年,贵阳一10岁男孩,因为嫌楼上电钻声太吵,用小刀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,消防大队紧急出动后,才将施工者安全救下。
父母赶到后,却一再说:他还只是个孩子。
无尽的溺爱,让这些孩子活成了畸形的样子:一方无尽索取,一方全力给予。
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:
“一切都让给孩子,为了他牺牲一切,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。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。
巨大的婴儿,一次又一次把干瘪的乳房吸出血来。”
中国父母最大的悲哀,是付出全部,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。
一个成年的巨婴,完全可以毁掉一个家。

04
对于巨婴这个问题,究其根源,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。
一个在父母。
就像王朔说过一句话,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天使,是父母把他们教成了人。
所以,每个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样子,都带有家庭的烙印。

在《不可思议的妈妈》里,蔡少芬的育儿观让很多人赞不绝口。
作为星二代,她并没有娇惯孩子,而是让孩子学会吃苦。
在一期节目里,节目组安排女儿们去山里找爷爷。从山脚到山顶,那么远的路程,姐妹俩全程没喊过一句累。
快到山顶时,妹妹要求妈妈抱,蔡少芬拒绝了女儿的要求,告诉女儿要加油努力。

而妹妹也并没有因为妈妈的拒绝而哭闹,而是擦了擦汗,继续往前走。
她们不骄纵,能吃苦,连一旁的沙溢都忍不住夸赞。
而在姐妹俩有矛盾的时候,蔡少芬并没有偏向哪一个,而是让她们自己解决,自己做决定
从而也让孩子们学会了谦让。

在综艺《童言有计》中,应采儿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,获赞无数。
节目中,朱丹因为朋友夸赞女儿有音乐天赋,便买了一架钢琴回家。
听到朱丹的做法,应采儿直言“大错特错了”。
她说,曾经儿子也向她提出过想要一架钢琴,当时自己心理虽然欢喜,但并没立刻满足儿子的要求。
她告诉儿子:“钢琴太贵了,家里没办法买,如果你真的要的话,你就要好好学,然后生日的时候会送你。”
相对于从小就让儿子感觉到“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”就能得到,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“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”更加重要。
学会放手,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。

最近,大家都在夸嗯哼的高情商。
这与霍思燕与杜江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。
正如杜江在《爸爸去哪儿》的最后一期,给嗯哼念的那首海桑的诗一样:
“你不是我的希望,不是的,你是你自己的希望
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,与你无关,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
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,那梦里,不必有我
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,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
这是我的固执,然而我爱你,我的孩子
我爱你,仅此而已!”
他们都在教会嗯哼:你是你自己的希望,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人生。
一个在孩子。
有一期《奇葩说》的论题叫#年轻人拮据,父母又愿意,该啃老吗#
辩论,从《奇葩说》的赛场,蔓延到了办公室。
调侃的背后,是中国啃老的现实:周瑜打黄盖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。
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罗振宇最后说的一段话:
我们想想看,生活当中有多少这样的场景。我跟这哥们关系特别好,我可以每次吃饭都让他结账,但是我心里知道我不该;我看到路边有一个人生病,我可以不管,因为我要去上班,但是我觉得我好像不该不管。父母愿意让我啃老,意味着我可以。但是我该不该呢?我不该。
在可以的时候,心存一念不该,那一瞬间的犹豫,才是人性的闪光时刻。
不做巨婴,从这一刻开始吧!
“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你的点赞与转发,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!”
阳光教育——“素质教育”品牌!
阳光新希望教育是专业解决孩子上网成瘾、离家出走、逃学厌学、叛逆早恋、
自闭内向、自控力差、亲情淡漠、行骗偷窃、行为孤僻等问题行为的心理矫正
咨询电话:153 6036 3861 (叶老师)微信同步
微信识别二维码,实时在线为您服务
- 叛逆孩子教育咨询
- 请扫码添加阳光教育叶老师微信,将给您全程纠正指导!
-
- 与儿同行公众号
-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-
评论